產品中心
PRODUCTS CNTER消泡劑改性聚醚使用比例影響比例的關鍵因素發泡體系性質:極性:水性體系(如水處理、洗滌)需親水性強的改性聚醚;油性體系(如潤滑油)需疏水性強的聚醚。pH值:強酸/堿環境需選擇耐酸堿的改性聚醚(如含氨基或環氧基團)。溫度:高溫環境(>100℃)需耐高溫聚醚(如全氟聚醚或硅改性聚醚)。
相關文章
ARTICLES消泡劑改性聚醚使用比例
在工業應用中,改性聚醚類消泡劑的使用比例需根據具體場景、體系性質和消泡需求調整。以下是關鍵信息和建議:
直接添加比例(相對于總體系):
水性體系:0.01%~0.5%(如污水處理、乳液聚合、紡織印染)。
油性體系:0.1%~1%(如潤滑油、石油加工、涂料)。
高泡體系(如發酵、強機械攪拌):可能需要提高至0.5%~2%。
復配消泡劑中的比例(針對復合配方):
改性聚醚 + 有機硅:聚醚占比30%~70%,硅油占比30%~70%(根據消泡速度與抑泡時間平衡)。
改性聚醚 + 乳化劑:聚醚占比60%~90%,乳化劑(如Span/Tween)占比10%~40%。
發泡體系性質:
極性:水性體系(如水處理、洗滌)需親水性強的改性聚醚;油性體系(如潤滑油)需疏水性強的聚醚。
pH值:強酸/堿環境需選擇耐酸堿的改性聚醚(如含氨基或環氧基團)。
溫度:高溫環境(>100℃)需耐高溫聚醚(如全氟聚醚或硅改性聚醚)。
消泡需求:
快速消泡:提高有機硅或改性硅聚醚比例。
長效抑泡:增加聚醚含量(尤其是分子量較高的聚醚)。
成本控制:
改性聚醚成本低于純有機硅,可復配降低成本,同時保持性能。
水性通用型消泡劑:
改性聚醚(親水型):50%
有機硅乳液(疏水型):30%
乳化劑(Span-60):10%
增稠劑(甲基纖維素):5%
適用場景:水處理、洗滌、紡織印染。
高溫油性消泡劑:
改性硅聚醚(耐200℃):60%
石蠟油(高閃點):20%
疏水二氧化硅:15%
抗氧劑:5%
適用場景:石油加工、高溫潤滑油。
小試驗證:
從低劑量開始(如0.05%),逐步增加至消泡效果達標。
觀察消泡速度、抑泡時間及體系相容性(是否分層、析出)。
動態調整:
在連續生產中,根據泡沫產生速率調整添加頻率(如間歇滴加或定量泵送)。
兼容性測試:
檢查消泡劑與體系內其他成分(如表面活性劑、防腐劑)是否反應。
安全環保:
食品/醫藥行業需選擇食品級或醫用級改性聚醚(如聚二甲基硅氧烷-聚醚共聚物)。
避免過量使用導致殘留或污染(如水處理排放需符合環保標準)。
存儲穩定性:
未使用的消泡劑應密封避光保存,防止乳化劑失效或成分分層。
行業 | 改性聚醚添加比例 | 配套成分 | 作用 |
---|---|---|---|
污水處理 | 0.1%~0.3% | 有機硅乳液、疏水二氧化硅 | 快速消泡+抑泡 |
紡織印染(高溫) | 0.5%~1% | 硅改性聚醚、耐高溫乳化劑 | 耐120℃以上,防染色疵點 |
石油鉆井 | 0.5%~2% | 石蠟油、氟硅氧烷 | 抑制泥漿泡沫,防止井噴 |
食品發酵 | 0.05%~0.2% | 食品級聚醚、甘油酯 | 安全抑泡,不影響菌種活性 |
直接添加:從0.01%開始試驗,逐步調整至有效劑量。
復配配方:根據消泡速度、抑泡時間、成本綜合設計比例。
核心原則:少量多次、動態調整,兼顧性能與經濟性。
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里坦鎮石疙瘩村